斷捨離重新再出發,10年來家中一塵不染

「斷捨離」並不是主張簡樸或清貧的生活,而是藉由對物品進行「減法」來為自己的生活加分。在每個當下都只使用最少量,但最好、最適合自己的東西,如此一來,不僅周圍的環境變得清爽,連帶也會改善我們的心靈層面,更奇妙的是「斷捨離」是個自動機制,只要一旦開始行動,這個過程就會不斷循環。

川島阿姨就是個相當典型的案例,10年前兒子成家后,丈夫因病離開,傷心之余,更多心情是一種解脫般的放松,她不再是沒日沒夜照顧丈夫和孩子的家庭主婦,生活的變故也終于讓她有條件開始追求自己理想的人生。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距兒子兒媳新房不算遠的市郊,買下了一套二手「一戶建」住宅,開啟了市區、郊區兩地往返的獨居生活」

川島阿姨郊區的家,溫馨質樸綠樹成蔭,

買這套房子時,川島阿姨遭到兒子極力反對,

房屋漏水、地板起翹,處處都是一片斑駁破敗的場景。

她自己扛著水泥、磚頭,艱苦地改造……就這樣一點一滴地改造了這個家。

60后,這個年紀的人,做這樣的事真的很瘋狂,但也正是因為這次經歷,讓她10年來的生活變得有滋有味。

現在的樣子她的獨居生活,就是「極致自律」的代名詞,10年來的自律生活,讓她即便從不斷舍離,家里也照樣一塵不染,一起去看看她的家,相信你會有另一種人生感悟!

屋內實景

▲入戶玄關紅磚石地面,大白墻、白紗簾、舊農具。

一切都不是為了復古刻意點綴,而是阿姨生活最真實的寫照。

多年來在城市快節奏的生活,這里成為最完美的調劑生活的第二居所,每個月有一半的時間會在這邊生活,因為經常干農活所以常用的工具就放在了門口。

▲干干凈凈的門廳玄關川島阿姨非常的愛干凈,多年的自律生活,讓她面對任何事都格外有條理。

從她家這個玄關就能看出,換鞋凳、下地用的膠鞋、水桶等物件整齊有序地擺放,雖然地面看上去是簡陋的紅磚石板,但明顯看得出是一塵不染的感覺,相當干凈。

「打掃,是一種放松心情的方式,當你把一個臟屋子從凌亂收拾到干凈時,你會發現再簡陋的家也會散發著讓人舒服的氣質」——川島阿姨說

▲自己刷的墻面除了一些需要翻新的基本建筑框架是花錢雇工人做的,其它全是阿姨她自己改造的。

墻面自己刷的漆,白色的水性環保漆,1年前重新涂刷了一次,看上去舊舊的屋子又煥然一新了。草帽和遮陽服是她必備的工具。避免在屋外勞作時被太陽曬傷,或被蚊蟲叮咬。​

看這地面,明顯能感覺得到時光的痕跡。

經常下地,郊區的房子不會比市區的房子干凈,不過能保持這樣已經很讓人舒適了。地毯是十年前阿姨參加婦女手工集會自制的老物件,用了這麼多年除了有些褪色還是很漂亮。

清新自然的白色紗簾,樸實的吊扇燈(今年刷了白漆翻新),陽光之下,一切都顯得那麼溫馨治愈。干凈,果然是一個家最好的氣質啊!

▲廚房用了10年的實木櫥柜。

簡單樸實的物件,看似隨意的置放,其實都是勤勞打理呈現的場景。除了本身就需要頻繁更換的消耗品,鏡頭中的,多數都是老物件。隨手一拍都顯得文藝樸實,只要干凈,看上去就是很舒服。自己種的農作物自己種的菜、自己吃,偶爾會分享給鄰居,帶去給孩子。

 

勞動讓快節奏的人生「慢下來」,享受艱辛汗水后的成果,其實別有一番收獲。

▲自制的下午茶偶爾,邀請三兩好友來家中閑坐。自制的蘋果蛋糕、大麥茶,光是擺在古樸干凈的餐桌上,都顯得特別有意境。「陋室」只要用心布置,一樣會很有格調。



每一樣物件都是「古董」,時光的年輪在這些老物件上「刻畫出」了不可復制的斑駁。真正的老物件,光是擺在家里,都能讓人感受到一陣溫暖。

 

相比之下「斷舍離」,往往過分地割舍了人對物的情感,有紀念意義的東西是很難割舍的。

▲修剪樹枝

▲阿姨自己撿來的樹枝,準備做一些手工

她家的客廳,沒有電視機、沒有電視柜、沒有大茶幾。

一切顯得那麼隨意自由,在房屋改造時,特地打通一面墻,定制了一整面的雙層防爆落地玻璃。意在營造一種「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意境。

作為七弦琴的演奏家,她也經常在這里彈奏美妙的音樂,把人生活成了藝術。

▲客廳布置而阿姨面朝的,是屋外她辛苦打理的花園、菜地,陽光好時,一切盡收眼底,看著自己自律多年,辛苦勞作換來的成果,倍感舒心。​

▲梳妝區年齡即便大了,也不能忽略打扮。除了保持干凈,也要勤于保養,一張比同齡人更有光澤的臉,既取悅自己,也是對朋友、親人的一種尊重。

川島阿姨說‍:‍「在物欲橫流的當下,但凡我想,我也能過上紙醉金迷的生活,但換來的人生是什麼樣的意義呢?」

「但與其不停的「買買買」,再追求極端的「斷舍離」,我更喜歡從內而外的堅持「樸素」生活,這樣的人生,讓我活得更灑脫,更有意義。」

分享工具:

按追蹤 加入粉絲!好文章 每天找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