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爭,是最高層次的智慧!沉的住氣,得一片天

人活著,沒必要凡事都爭個明白,

寬心待人,捨得處事,贏的是整個人生,


如同老子所說: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流傳千年的大道理,至今還是受用無窮。

 

 

 

職場上、生活中,

總會遇到許多資源的競爭…

朋友米米在一家中型的影視廣告公司上班

從事著客戶服務和維護的業務性質工作,

因為她比較年輕,只有一兩年的工作經驗,

老闆起初分配給她的都是小客戶,

這些小客戶與公司簽的合約金自然比較低,

但客服人員的提成又與服務物件簽約的金額掛鉤,

為了有更高的薪資收入,

與米米同期進來的幾位同事

都投身到爭搶大客戶資源的隊伍中,

與老同事的關係因競爭而緊張,常爆發矛盾。

(繼續往下閱讀…)


 
 
 

剛開始米米看到周圍的同事都在搶大客戶資源,

她很害怕如果自己不去投入這樣的爭搶,

只能一直服務小客戶或者很難搞的客戶,

於是她也進入到爭奪客戶的「大戰」中,

才過了兩三個月,她便感覺精疲力竭,

心力交瘁,甚至萌生了想辭職的念頭。

非常苦惱的她找了一個工作經驗很豐富,

在大公司做人資的姐姐傾訴自己的煩惱。

這個姐姐問她:「你自己想要搶客戶嗎?」

米米:「我超不想的,也很不喜歡,

但是看到大家都在搶,我很焦慮。」

這個姐姐說:「先問問你自己想要什麼,

自己可以做什麼,然後沉下心往這個方向努力,

很多東西,並不需要靠與別人爭搶才能得到。」

聽了姐姐的話,米米決定退出這場爭搶大戰,

專注地把有限的時間和精力

用在服務好手頭上的小客戶們,

同時她還學習市場行銷的知識,

練習如何更有效更具說服力地與人溝通。

在這個自我精進的過程中,

她發現自己對創意、策劃很感興趣,

除了自己找相關的書籍進行閱讀,

她還向單位裡做策劃的前輩學習。

就這樣過了大半年,到了年終時,

米米服務的小客戶因為回款率比較高,

客戶們對她的評價也都是讚不絕口,

公司給她發了一份很不錯的年終獎,

她一年的總收入反而比其他同期同事更高一些。

又過了幾個月,米米辭職了,

跳槽到一家大公司,

轉換了一個職業,做起了策劃工作。

原來,她自己做了一份很棒的策劃案,

拿著它去面試,並且順利面試成功了。

經過了這些事的磨練,

又做了自己喜歡的工作,

米米對自己,對未來都更有自信了,

對生活也比之前更滿意了,也很快樂。

 

 

我很喜歡湯唯的一句話:

「不爭,也有屬於你的世界」…

湯唯正是從自己的人生經驗中總結出了這句話,

湯唯最初雖然演了許多戲,但都不怎麼紅,

後來大膽出演《色戒》,一舉成名卻遭到封殺,

期間各種負面的評價非常多,時間長達2年,

但封殺並沒有讓湯唯一蹶不振,

她遠赴英國留學進修,繼續深造表演,

學得一口純正的倫敦音,還會說流利的粵語。

後來,她帶著新作品複出演藝圈,

我們看到了《晚秋》、《月滿軒尼詩》

以及再後來的《北京遇上西雅圖》、《黃金時代》。

她從自己的困境走出來,

華麗轉身,成為了全民喜歡的女神。

不爭,不是說你不要去努力,

不要去爭強好勝,不要去爭取一定的資源。

在這個世界上,如果不努力,不參與競爭,

我們是很難活下去的。

我們需要佔有一定的資源,

用以生存,用以發展自己,

但是,爭,並不是指盲目的競爭。

有的人看別人有什麼,自己也要有什麼。

別人考這個證,那個證,自己也要去考;

別人考公務員,自己也要去考公務員……

我遇到一些來訪者也是如此。

有個來訪者是公司的白領,

他看到別人競爭公司中的某一個領導崗位,

他也參與競爭;看有同事報了英語培訓班,

也花錢去上;看到別人創業,自己也去創業;

結果崗位競爭沒選上,還破壞了人際關係;

學英語也沒有學習的動力,最後不了了之;

創業也失敗了,還賠了不少錢。

他的生活充滿了比較、競爭和焦慮情緒的困擾。

「爭」有兩種表現(兩層含義):

1. 是眼睛總在盯著別人看,

總在與他人進行比較和競爭。

別人做什麼,自己也要做什麼,

別人爭什麼,搶什麼,也跟著隨大流;

2. 是在生活中不加思考,

不加分析地去爭奪某種資源。

緊緊地抓住一切機會,一股腦地佔有,

想全部搶著,攬在自己懷裡,

以為搶到了就會生活得幸福、快樂,

害怕錯過或失去任何一種機會。

然而這樣的「爭」,只會導致越來越焦慮。

幾年前,我辭職成為一名自由職業者,

那時候,雖然在網路上有點名氣了,

但是出的書的版稅還沒有結算,

我的生活比較拮据。因為生存艱難,

遇到一些稿費給的很低的約稿,比如 80 元 /千字,

我會很糾結,到底接還是不接呢?

接,稿費實在太低了,我的付出和回報不成正比,

讓我隨便著寫一篇文章我當然也是做不到的。

不接,我又想,生存都有問題了,怎麼還挑呢?

同樣的,因為在社交網路上我的關注量比較大,

也會接到一些廣告想合作置入曝光,

當遇到一些不符合我價值觀的廣告,

我也很糾結,接了有違自己內心意願,

不接,賺錢的機會就沒有了。

遇到這些合作的機會,如果我拒絕,

以後這些編輯和客戶就找其他人,不會再找我了。

這樣的糾結多了,內心也越來越焦慮不安,

然後我開始思考,我為什麼會如此糾結矛盾?

1. 因為窮嘛,擔心有了這頓沒有下頓。

害怕拒絕了這個合作就沒有了下一個合作。

2. 因為自己內在的不穩定。

對於很多事情做與不做沒有自己確定的標準。

我冷靜下來,認真分析自己的處境:

雖然我租房住,自由職業收入也不穩定,

但是我還有好幾萬的存款,

省著點生活其實根本不成問題。

然後我又問自己,什麼廣告是我願意接的,

什麼廣告是我不願意接的?

:符合我價值觀的廣告。

那什麼是符合我價值觀的廣告?

:廣告資訊要真善美,不做假,不傳播負面資訊。

這樣的自我分析和自我確認之後,

我決定安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該合作的合作,該拒絕的就拒絕。

專心看書學習,上心理學課,寫想寫的文章。

漸漸地,內心越來越安定,收入也開始增加。

當然,這個過程花了很長時間,

領悟這條路,我走得並不容易。



 
 
 

 

你是 窮人心態,還是 富人心態?

哈佛大學和普林斯頓大學的教授

對稀缺資源狀況下的人的思維方式進行了研究,

他們的研究中提出了一個論點:

匱乏會導致認知和判斷力的下降,

無論這種匱乏是金錢上的還是時間上的,

人的思維方式都會受其影響。

長期的資源稀缺,將培養出「稀缺頭腦模式」,

導致失去決策所需的心力。」

研究中將有限的時間精力稱為「頻寬「(bandwidth)」,

窮人為了滿足生活所需,不得不精打細算,

而沒有任何「頻寬」來考慮投資和發展事宜;

過度忙碌的人,為了趕截止日期,

不得不被看上去最緊急的任務拖累,

而沒有 頻寬去安排更長遠的發展。

即便他們擺脫了這種稀缺狀態,

也會被這種「稀缺頭腦模式」糾纏很久。

現在回過頭看,

那時我的心態就是所謂的「窮人心態」:

心中充滿恐懼與不安,不加思考與判斷,

希望能占取一切資源,抓住一切的機會,

結果導致自己變得盲目、糾結、日益焦慮與恐懼。

這種窮人心態是非常危險的,

時間久了,你會被困在裡面,很難掙脫。

不爭,則是一種「富人心態」,

穩定從容不迫,淡定的心態。

而不是焦慮的、投機的、與他人爭搶的心態。

當我們以一種穩定從容的心態去參與競爭,

我們才能一步一個腳印地往前走,

對自己獲得的成功感到踏實安心,

更不會恐懼失去或者失敗,

也不害怕前面不再有更美好的風景在等著自己。

 

想把事情做好,

首先先問自己 這些…

我自己的這段經歷,也讓我明白:

很多事情能做成,想要做順,

首先你要把自己弄明白,要去思考

這是不是我內心真正想要的、這是不是我能做的,

讓自己內在有一個定力,

不被外界環境所左右,

然後讓自己具備做成這件事相應的能力。

充實你自己,提升你自己,

當真正的機會來臨時,你才有能力把握。

我們很多人很重視機會,

在網上總能看到誰抓住了一個機會,

從此一飛升天,走上了人生巔峰,

人們總是很害怕自己會失去機會,

事實上是你的機會永遠都是你的,

你並不會錯過屬於你的機會,

當你準備好,機會自然就會來。

就像湯唯可以接到需要講英語的劇本一樣,

因為她之前學習了英文,做好了事前準備。

我很認同羅振宇所說的「隨身碟式生存」。

他說過去衡量一個人價值,是看他的上司,

一個人工作做得好不好,

討不討上司喜歡就是關鍵,

但是現在隨著互聯網的發展,

人和人的協作變得更加自由,

那麼衡量一個節點價值的方式,

就出現了非常重要的變化,什麼變化呢?

衡量我們個人價值的

不再是那麼一個人或者幾個人的主觀評論,

而是有更大的市場,更多元的價值評判體系。

我們擁有的技能就有點像隨身碟,

沒有特定的用處,看起來也很平凡,

但它卻有一個獨特的社會節點的價值,

插到哪兒它都可以運作,輕鬆的上手,

我們其實可以活得更自由,也更公平。

舉個例子來說,我寫的書,放到市場上,

肯定有人不喜歡,但也有人喜歡,

我只要做好我自己,

寫作時好好寫作,宣傳時用心宣傳。

喜歡我文章願意掏錢買的人自然會買我的書,

這不存在著 我要與誰競爭的問題。

我做心理諮詢也是如此,

不是所有來訪者都適合我,

我也不能適合所有的來訪者,

我們彼此適合的,就可以在一起工作。

因為互聯網的存在,作為一名心理諮詢,

我面對的客戶群就是全世界需要心理諮詢的人,

我只要持續地學習,不斷增加自己的專業能力,

找到一套宣傳的途徑,建立獨特的自我價值,

自然就會有適合我的來訪者來找我,

我也不害怕有競爭對手,

因為我最大的競爭對手是我自己,

我要做的就是讓自己明天比今天進步一點。

 

 

不用去競爭資源,

但要把自己變成 資源。

文章開頭提到的米米,

當她的同事都在爭搶大客戶資源的時候,

她已經通過自我學習經濟,提升競爭實力,

把自己變成了重要的人力資源,

然後跳槽去做了自己喜歡的職業。

也許,過幾年,她會創業,開一家公司,

或者與朋友合作,提供策劃工作外包服務,

再或者她覺得又發現了還有其他的職業,

她更喜歡更感興趣,又改行了也說不定。

她和她的那些搶客戶資源的同事

其實不在一個價值體系裡面玩耍,

米米處在多元的價值體系裡,

而她的同事還處在舊的單一的價值體系裡。

我們這個時代,資訊日新月異

早已不是一大群人趨之若鶩地去走獨木橋的時代,

我們自我價值實現的方式有千萬種,

社會的價值評判體系也非常多元,

對你而言重要的事根本不是與他人去爭搶資源,

而是把自己變成不可或缺的重要資源,

活出自己的獨特價值。

王爾德說「詩人必須歌唱,雕塑家要用青銅思考,

畫家要讓世界,成為映照自己心情的鏡子。

這一切是確定無疑的,

就像是山楂樹必然要在春天開花,

玉米在收穫季節會燃燒成金黃色,

月亮在他日復一日的天空漫遊中,

會由盈轉虧,由虧變盈。

我們每個人的價值都是如此不同,

我們每一個人想要的東西也是不一樣的。

你是誰?你想要成為怎樣的自己?

世界很大,你努力發展好你自己,

成為你自己,不用去迎合,

也不用去爭搶,世界自會給你想要的一切。

不爭,也有屬於你的世界。

分享工具:

按追蹤 加入粉絲!好文章 每天找給你